
新桂阳7月23日讯(记者 李卓林 通讯员 欧阳勇军)望闻问切,看病情,拔病根。7月20日,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,我县14名县级河长就充当一回“河湖医生”,对各自所负责的河流进行了一次“把脉问诊”。他们从每条河的源头着手,专题研究河流存在的“健康问题”。根据问题,“一河一策”拿出专项治理方案,确保水常绿、河常清。
桂阳是郴州市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县。过去一段时期,由于矿业无序开采导致干旱、水涝、水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。“河长制”推行以来,我县“水治理”也走出“加速度”,舂陵江连续6个月达二类水质,2019年,河长制工作排全市优秀县市区第一名。
探寻其中的秘诀,常态机制是重要保障。我县建立“县乡党政领导、三级河长管理”的责任体系,全县先后有476名河长走马上任,并实行“一河一警长”制度,对18条重点河流划界“上户口”,实现了每条河流都有人巡、每个河段都有人管。
茶乌水跨桂阳县浩塘镇邓家村段与嘉禾县普满乡普满村段,长期以来由于分界不明,无人管理,周边环境脏乱差,曾一度被评为市里“最差河段”。今年由市河长办牵头,地方分工协作,加强区域联动。如今已经在茶乌水明确了乡、村河长,实现专人定期分段管理,堆积已久的陈年垃圾也被清除,我县河长制也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全覆盖。
此外,我县还建立起常态化督查机制和监督机制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创新“信封督查法”随机抽取检查,一月一督查考核、一月一通报。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对“脏、乱、差”河道和破坏水环境行为进行曝光,动员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河长制监督,有效传导了压力。
河长制还需强化重点整治。我县以舂陵江和欧阳海库区为重点,全面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工作。按照“一库一策”思路,打出政策、法律、感情等多种组合拳,投入1.2亿元共整治“四乱”问题218个、水域面积1.8万余亩。顶住化债压力,预算安排2000万元,专项用于解决拆围后3万多名群众的交通出行、安全饮水、农田灌溉等生产生活困难。从严管控砷碴风险,投资1800万元,实施桥市乡野鹿村天子地及野鹿滩砷渣风险管控项目,在堆渣场修建挡渣墙、截排水系统,并覆土恢复绿化,有效净化了生态环境。同时,加强河道管理,对180座小水电站进行清理整改综合评估。
要想实现“河长治”,还得追根溯源,水岸同治。我县突出流域治理改善水环境,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暨“夏季攻势”,抓实舂陵江、陶家河、西河等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。突出环境治理堵住水污染,大力推动“厕所革命”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0%以上。突出山地治理提升水生态,持续加强矿山绿化和森林生态建设,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.2%。
“小小河长”也是河流治理的关键所在。我县深入开展河长制进机关、进企业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农村“五进”活动,广泛宣传发动爱水护水,涌现了一大批企业河长、校园河长、巾帼河长等“民间河长”,现已发展到500余人。组织3000余名志愿者开展河湖卫士志愿服务行动,深入舂陵江、西河等重点河流巡河、清理垃圾,引导社会公众争做爱水护水的践行者。此外,我县还在在县文化园设立舂陵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,唤起青少年对湿地环境的保护意识。
在强力的宣传发动攻势下,“爱水护水”意识深入人心,成为我县人民的共识。“不光要眼里有河,更得要心里有河”更是成为众多河长的切身感悟。正和镇和谐村还将河道保洁纳入村规民约,列出公约“十条”,让水清、岸绿、景美,成为寻常景致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临武的石头会“唱歌”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“三训提质”激活乡村振兴“头雁”动能
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
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
下载APP
分享到